近几年,工程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,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倡导工程师文化。但什么是工程师文化?大家却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
有人说是美国的车库文化,强调的是自己动手进行创造,但这显然不能称之为工程师文化;
也有的说是因为IT行业的爆炸式发展,这些科技公司的IT男穿着休闲、自由随性、“996”成为工作常态,但这最多只算是一种风格,算不上是工程师文化;
还有一种说法,是指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,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文化,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工程师……
去冬今春,笔者有幸带领项目团队参与了一汽-大众面向2025的企业文化与成本文化项目全过程的调研、实施与落实。期间,经过对一汽-大众系统的调研、梳理与分析,我们不仅对一汽-大众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,也对工程师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调研发现,工程师文化是一汽-大众的优秀文化基因之一(见图1)。

图1:一汽-大众的优秀文化基因
那么,究竟什么是工程师文化,工程师文化应当具备怎样的特质呢?
一、对先进技术、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精神
成立于1992年的一汽-大众,至今已走过了26年的辉煌历程。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,一汽-大众不断成长,创造了我国汽车史上的一个又一个“第一”,以先进的造车工艺和良好的用户口碑,成为国内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。
1、企业的快速成长源于对先进技术、知识的渴求
建厂之初,一汽-大众却面临着重重挑战:产品质量迟迟上不去,车型种类单一、用户缺少选择,管理缺乏流程等诸多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批批建设者,带着理想与抱负,来到这里,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。
肩负着“让大街上跑的是中国产的轿车” 、“要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” 的情怀与使命的一汽-大众人,拥有着高涨的创业与学习热情,进行生产工艺和管理技术的学习,开启了一汽-大众新车型引入培训的一个标准化培训模式,随后,外语培训、工人的技术培训、经理人员赴德国大众公司对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等频繁展开。
一汽-大众在国产化上也进行着积极、持续地探索,提出了“宁可三天不回家,也要实现国产化”等口号,连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,于1996年4 月,捷达国产化率达到了 60%。1996年,珠海出租车司机苏耀洪驾驶捷达轿车60万公里无大修,珠海市副市长向一汽-大众赠送了一块书有“纵横南北,一路捷达”的牌匾,这一事件经媒体广泛报道,一汽-大众在行业内奠定了良好口碑。
2、学习的精神融汇到了企业的灵魂深处
学习的精神成为了一汽-大众不可或缺的DNA,也是一汽-大众企业精神“学习、进取、合作、创新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为学习精神是员工和企业走向成功(赢得未来)的关键;在实践中终身学习,学以致用,永不自满;博采众长,融会贯通,为我所用。向世界先进的企业学习,向竞争对手学习,不断吸取最先进的思想文化,在管理和技术上与时俱进。
而进取精神则表明一汽-大众人始终保持勇往直前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;勇担重任,勇争第一,不断超越;敢于亮剑。剑锋所指,所向披靡;行如猎豹,目光敏锐、反应迅捷、决策果断、执行坚定。
无疑,对先进技术、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精神为一汽-大众的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,也夯实了一汽-大众工程师文化的坚实根基。
二、专注与坚持、专业与敬业的做事风格
对工作执着、对事业坚持,体现的是一种认真、负责、专业、敬业的态度和精神。对于一汽-大众而言,诚信敬业、尊重信任的精神,学习进取、合作共赢的意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。
1、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上
访谈中,很多员工特别是高级经理向我们表达了这样的心声:
“(我们的成功)来源于公司几代人在共同价值观下的拼搏、坚持与坚守。”
“我们一汽大众这些人有个特点,我们平时出去吃饭的时候也在讨论工作,这些人是很淳朴的一些人;我们无论在哪里、在何时、聊什么,聊着聊着最终都会聊到工作上去。”
“一汽-大众到今天守住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坚持与执行,我们最怕伤害的就是这个,所以要尽力地去保护它。”
2、落实到企业的行动中
继“夯实2015”和“发轫2016”之后,一汽-大众又定下了“专注2017”的目标,这是一汽-大众给自己定下的新的方向。
孙子兵法中的名言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”,一汽-大众要“不打无准备之仗”,必须要沉下心来苦练内功,专注于心,执着于行,勇于承担,做到“专注”。关于专注的解读分为四个部分:
专注于一汽-大众自己的战略导向;
专注项目的推进;
专注于用户体验;
专注管理提升。

图2:一汽-大众“专注2017”主题年
三、精益求精、追求极致,严谨而又理性
一汽-大众人不缺情怀,但更讲求严谨、追求极致。这是一家令人肃然起敬的企业,严谨而又理性,他们用行动让一汽-大众的产品成为中国高品质汽车的代名词。
1、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上
调研发现,一汽-大众的关键成功要素体现在强大的体系能力、有情怀能打拼的管理与员工团队、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、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与信赖、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机遇等五个主要方面。(见图3)

图3:一汽-大众的关键成功要素
一汽-大众视质量为生命,杜绝0.01%的缺陷。供应商生产的外协件合格率究竟要达到多少,才能满足一汽-大众的需要?99.99%是否已经足够高?人们通常会承认,产品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,99.99%的合格率已经是非常高的要求。但是,一汽-大众质保部算了一笔“账”:
从整车产品的角度来看,如果外协件整件有1200个,每件的合格率都为99.99%,那么装配后所有零件都合格的概率,也就是整车的合格率,将会降到93%左右。那么,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就会高达7%。一汽-大众年产销量超过150万辆,7%已经超过了10万辆。
因此,一汽-大众坚持“0缺陷战略”, 要杜绝哪怕0.01%的缺陷,要求来自供应商的零部件达到100%合格。
2、表现在做事方式的严谨而理性上
一汽-大众有着规范严谨的做事风格,在制度化、流程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形成了健全、完善的制度流程体系。调研及数据显示,一汽-大众具备较强的规范意识和目标绩效意识,强调控制、规范与绩效,呈现出典型的高控制高绩效型文化特征(见图4)。但另一方面,一汽-大众却不唯上,一汽-大众的权威完全不在于层级、不在于职位,而只在于规范、只体现客观、只尊重科学。

图4:一汽-大众的现状文化类型
一汽-大众服务理念和品牌主张是“严谨就是关爱”,他们严谨的态度与德系车可谓一脉相承,也是工程师文化的重要体现。
一汽-大众拥有工程师文化的良好土壤,工程师文化的因子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。透过一汽-大众,让我们对工程师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、更多的思考。
作者:北京同心动力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——赵彦春;
来源:同心动力管理V视角(ID:gh_a8d6397af2c5);
